4月13日下午,秉綬樓401教室座無虛席,這里正在進行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院長陶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共同繪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壯美畫卷”為題,給21級學前教育專業(yè)5、6班的94名同學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上了一堂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有機結合,有溫度、有厚度、有深度的形勢政策課。
陶榕院長以“中華民族”一詞的來源為導入,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線,以團結之變、變化之巨、長遠之治為線索,貫通古今、暢想未來。陶院長通過漢胡間服飾的發(fā)展、秦朝“大一統(tǒng)”的措施講述了我國各民族人民逐漸融合走向一體的發(fā)展趨勢,并以俄羅斯與烏克蘭、捷克與斯洛伐克的歷史發(fā)展為例,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發(fā)展過程。最后,陶榕院長以“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興”作為結語,勉勵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掌握真才實學,勇擔時代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自己的力量。整個教學過程旁征博引,精彩紛呈,在場師生聽得津津有味,師生互動氣氛熱烈。
據悉,每學期由院領導為學生上思政課,已成為我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我院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收獲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也為我院思政課教師上好新時代思政課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供稿:馬克思主義學院 姜高萌 審核: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 譚新華
排版:學生宣傳中心融媒體 林嘉敏